关黄柏

关黄柏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关黄柏
拼音拼读
guān huáng bò
药材别名
黄檗、黄柏
英文名称
White cypress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树皮。
动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0~20米,胸径达70厘米。枝扩展,树皮外层灰色或灰褐色,具厚栓皮,有弹性,内层鲜黄色,小枝灰褐色或淡棕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3,小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5~11厘米,宽3~4厘米,先端长渐尖或稍尾状,基部宽楔形,边缘有波状细钝锯齿及缘毛,齿缘有腺点,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中脉基部有白色长柔毛。聚伞形圆锥花序顶生,花轴及花枝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长圆形,黄白色,雄花的雄蕊5,长于花瓣,花丝线形,基部被毛。雌花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倒卵形,有短柄。浆果状核果圆球形,直径0.8~1厘米,熟时紫黑色,有特殊香气。花期5~6月,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杂木林或山间河谷,也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区。
采收加工
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
药材性状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2~4毫米。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2克,外用适量。用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关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药理研究
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和抗炎症作用。
化学成分
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等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黄柏酮酸、青萤光酸、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
使用禁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配伍药方
治口舌牙龈腐烂疼痛,走马牙疳,烂喉诸症:顶上人中白1两5钱(煅过),上孩儿茶4钱,洋青黛3钱(水飞),苏薄荷2钱(去梗),关黄柏1钱5分(炒),明雄黄1钱,大梅片2~3分(或5分),青果核3钱(炕,研极细末),制铜绿6分,枯白矾8分,鸡内金2钱(刷净秽,炕存性),白硼砂1钱5分。研为极细末,瓷罐收贮,塞极紧。临用前先用温水漱净口中涎秽,再蘸药少许搽烂处,含片刻,吐去毒涎,逾时又擦,数次即愈。 (《寿世新编》 )
相关中药材推荐

山茱萸 shān zhū yú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龙骨 lóng gǔ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属平肝息风药下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葫芦茶 hú lú chá
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消食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茺蔚子 chōng wèi zi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榧子 fěi zǐ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属驱虫药。

黄蜀葵 huáng shǔ kuí
利水散瘀,消肿解毒,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番石榴叶 fān shí liú yè
燥湿健脾、清热解毒、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燥湿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