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

硼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硼砂
拼音拼读
péng shā
药材别名
大朋砂、蓬砂、鹏砂、月石、盆砂
英文名称
borax
功效分类
拔毒生肌药
药用部分
硼酸盐类硼砂族矿物硼砂Borax制成的结晶体。
动植物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单晶体常呈粒柱状或原板状。集合体有晶簇状、粒状、块状、散粒状、升华状、豆状、皮壳状等。无色或白色,有时微带浅灰、浅黄、浅蓝、浅绿等色调,玻璃或油脂光泽。解理三组,其中一组完全,另两组不完全。硬度2~2.5,性脆,相对密度1.69~1.72。久置空气中易变成白色粉状。
产地分布
主产于干涸的含硼盐湖中,我国四川、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均有出产。
采收加工
一般于8~11月间采挖矿砂,将矿砂溶于沸水中后,用以下方法处理:①倒入缸内,然后在缸上放几条横棍,棍上系数条麻绳,下坠铁钉,垂入缸内,待硼砂水溶液冷却后,即在绳上或缸底有成串的大块结晶析出,取出干燥,即得“月石坠”及“月石块”。②倒入盆中,将硼砂水溶液向四周摆动,冷却后即可得盆状之结晶体,称“盆砂”。
药材性状
硼砂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而形状有异,有坠形或盆形。坠形多呈不规则圆锥状,锥端联结在一条绳子上成串状;盆形上部略凹下,表面不平坦,其上附有柱状、粒状结晶,下部半圆形,较平滑。现今商品多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具玻璃样光泽,外形似明矾。久置空气中,易风化成不透明白色粉末。体较轻,质脆易碎。无臭,味先略咸,后微带甜,稍有凉感。可溶于水,易溶于沸水或甘油中,燃烧易熔融,初则体积膨大酥松如絮状,继而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咸。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属拔毒生肌药。
临床应用
内服:入丸、散,用量1. 5~3克。外用:沸水溶化冲洗;或研末敷。防腐生用,收敛煅用。主治痰热咳嗽,喉痹,鹅口疮,噎膈积聚,诸骨鲠喉,目赤翳障,胬肉攀睛,阴部溃疡。
药理研究
1.防腐作用:硼砂有较弱的防腐作用,培养基中含10%硼砂时,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炭疽杆菌、福氏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白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硼砂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及紫色毛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白念珠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作用较次。2.抗惊厥作用:小鼠以硼砂灌胃或腹腔注射,连续5天,有显著抗电惊厥作用,对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也有明显拮抗作用。
化学成分
硼砂主要含四硼酸钠;还含少量铅、铜、钙、铝、铁、镁、硅等杂质。
使用禁忌
体弱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五钱,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②治瘘痔久不瘥:硼砂半两,绿青半两,白龙骨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于空心及晚食自订煎黄芩汤下十丸,以瘥为度。(《圣惠方》)
③治胬肉瘀突:南硼砂(黄色)、脑子少许。研细,上以灯草蘸点其上。(《直指方》南硼砂散)
④治目痒极难忍:姜粉、枯矾、白硼砂。上为末,口津调和如粟米大,要用时将一丸放于大眦上。(《银海精微》三霜丸)
相关中药材推荐

山茱萸 shān zhū yú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甜瓜蒂 tián guā dì
涌吐痰食、除湿退黄。属涌吐药。

龙骨 lóng gǔ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属平肝息风药下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葫芦茶 hú lú chá
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消食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茺蔚子 chōng wèi zi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榧子 fěi zǐ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属驱虫药。

黄蜀葵 huáng shǔ kuí
利水散瘀,消肿解毒,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番石榴叶 fān shí liú yè
燥湿健脾、清热解毒、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燥湿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